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正文

合肥市从“营商”到“赢商”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举措

发布时间:2024-06-12 阅读:505次
       优化营商环境作为“为企业办实事”的落脚点,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。近年来,安徽省合肥市实现了营商环境从“跟跑”“并跑”逐步向“领跑”的转变。该市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、用资本的力量干事、以平台的思维成事,依靠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,从围绕减少权力清单、审批事项等行政服务改革、建立标准化政务营商环境入手,从迭代进阶到以产业发展视角围绕产业链、价值链等建设营商环境服务链,打造了合肥产业营商的新模式,并取得了有效成绩。本文仅供参阅。
       一、通过“以投带引”转变政府功能
       该市在营造产业营商环境上立足政府功能的转变,强化国有资本运作“以投带引”,扮演好产业链上的“合伙人”、创投风投团队的“探路人”、科创成果转化的“中间人”,同时构建“有事多援手、无事不插手、难事不撒手”的政企“亲清”关系,夯实了地区产业基础。
       (一)改变传统国有资本投融资模式。从“土地优惠、税收减免”为主转向强调“资本运作、基金支持”,产业投资项目不谋求控股、不以短期利益为目标,而是瞄准产业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导向,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,通过国有资本主动下场招商,带动社会资本进入,共同培育发展产业项目,待项目成熟后,国有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安全退出,循环支持新项目建设,实现了新兴产业“无中生有”的集群式、规模式发展。在此基础上,合肥设立“基金丛林”,以种子基金、天使基金、产业基金、创投引导基金、科创基金等为矩阵,覆盖初创型小微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,实现对创新企业的“循环投”。
       (二)将科技创新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。积极服务科研机构,打造创新孵化平台,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转化链条,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。打造以大科学装置公司为代表的资源集聚平台、以创新院公司为代表的协同创新平台、以离子医学中心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、以长鑫存储为代表的自主研发创新平台,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。目前,合肥已组建并运行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60余家,不断将各类科技创新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,强有力推动当地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。
       (三)实施“链长制”为企业提供“保姆式”服务。已在2020年,合肥市启动“链长制”,由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担任重点产业链的“链长”,实施“顶格战法”(即由最终拍板的人直接负责,顶格倾听、顶格协调、顶格推进),高位完善产业发展政策,谋划产业发展布局,同时实行项目专员服务,所有招引项目明确1名服务专员,从项目接触、洽谈、签约、开工建设直至建成投产,全过程进行个性化、代入式的服务。树牢“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招商引资”的理念,坚持本土企业、外来企业同等政策,老项目、新项目同等支持。
       二、强化“政策惠企”激发市场主体活力
       该市坚持系统性思维推动政策的落地实施,构建让企业可感知的产业政策体系框架,通过制定《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(试行)》纲领性文件,延伸出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的不同做法,并对各类型产业制定差异化政策细则的个性化措施,增强了政策的协调性和联动性,完善了激发市场活力、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政策矩阵。
       (一)围绕特定垂直细分产业构建垂直政策丛,量身定做营商环境服务方案。通过分产业面对面调研、与地标企业“一对一”会商等方式,掌握产业共性需求和企业个性诉求,出台新能源汽车、先进光伏产业、智能家电产业等集成式政策共计65条,对长鑫存储、阳光电源、科大讯飞、国轩高科等地标型企业分别出台专项政策,破解企业普遍面临的政策性、制度性难题。此外,强化对企业直接的指导帮扶,在经济和信息化、商务、科技等部门分别设立指导处室,帮助企业了解政策、兑现政策,及时回应企业各种需求。
       (二)深度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,为产业迭代升级提供要素保障。通过引导土地、资本、数据等生产要素向最需要的项目、产业、区域聚集,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。在产业项目用地方面,该市围绕“聚焦土地要素改革,健全市场化配置机制”7项重点改革任务,提出了十项创新举措:一是推行规建治一体化改革,抓顶层设计。二是建立新型产业用地政策,抓项目把关。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趋势,细分出普通工业用地和四种新型产业用地类型(即新型工业、新型商务、科研产业、高标准厂房),加强用地精准供应。三是推动“收储变收回”改革,立足合同履约审查,完善土地收储实施办法,建立产业用地供需平台,全面推行以收回、嫁接转让、自主升级等低成本方式盘活低效工业用地。四是多部门协同联动,强化执法监管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,引入社会专业力量,甄别、防范低效用地增量,促进产业项目全周期管理。五是探索“农舍总部经济”,抓乡村振兴用地改革,探索“农舍总部经济”“共享农房”“田园综合体”等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模式。六是实行“土地码”管理,抓数字赋能,快速传达招商、供地政策,实现项目洽谈、签约、开工、利用动态的全过程监管。七是实施“公建设施”建设模式创新,抓工程节地。八是注重城市功能与轨道交通设施衔接,探索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。探索生态环境为导向的EOD开发模式,修复工矿废弃地等重点生态环境项目。九是深化“拿地即开工”改革,抓效能提升。强化政府前置服务,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推行产业用地“清单制”管理。十是完善商办用地分割转让制度,通过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补充协议实施分割转让,支持商办去库存。
       (三)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,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生机活力。早在2013年,该市就颁布《合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》对民营经济进行立法保护,次年市政府出台《〈合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〉实施细则》,并在广泛征集民营企业代表和社会各界建议基础上先后进行3次修订,于2023年正式发布最新版《实施细则》。此外,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0条、实施细则39条、激发创业热情16条等专项政策,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。该市持续推进政策落实、科技创新,深化资金、土地、人才等各方面要素保障,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服务,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。
       三、优化“制度集成创新”完善营商生态
       合肥市持续建设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,通过一系列制度集成创新,打造“宜商兴业”的制度生态。
       (一)遵循市场规律和适应市场需求,创新科技体制改革。合肥市强化市场机制和需求导向,构建“赋权+转让+约定收益”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,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,推动科技成果“先赋权后转化”,让技术发明人、专利权人在平台上与市场方“面对面”共同商讨、定价,提高了科研团队在相关收益中的占比。此外,通过“揭榜挂帅”“定向委托”的科研项目立项和实施方式,聚集优质科创资源,解决重点领域“卡脖子”难题,促进重大科技攻关。该市持续的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吸引各类科创企业入驻,在《自然》杂志2023年发布的全球“科研城市”中,合肥居第13位、前进3位,并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94户、总数达8406户,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两年翻番、突破1.1万户。
       (二)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,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。作为“创新高地”,该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案件,坚持行政、司法、社会协同发力,推动市中院知识产权法庭实行“三合一”审判,探索“行政调解+司法确认”等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模式,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强市“双示范”。通过创新执法信息公开方式,该市在全国率先全文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、公示执法信息,全国首创的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制度实现全面覆盖、满意率达100%。
       (三)对标对表国际国内前沿水平,提升行政效率。围绕让企业办事不用求人、办事便捷高效,不断优化“极简审批”流程,开办企业“照、章、税、银、保、金、医”全部事项1天办结,年度纳税次数压减至2次。推行工程建设“四证齐发”、代办帮办,办理时限缩短70%,创新设立政务服务长三角“远程虚拟窗口”,入选全国典型案例。在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上,该市全国首创跨境电商智慧退货仓模式,通过区块链技术优化进口退货流程,助推跨境电商日清关量从开关时的3000单上升到目前30万单。打造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,推动1.7万家企业“上云、用数、赋智”,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。